首页

中国妍妍女王黄金

时间:2025-05-29 18:35:56 作者: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:探什么?怎么去?有何难? 浏览量:56723

 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: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:探什么?怎么去?有何难?

  记者 马帅莎

  5月29日,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。这是中国首次实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,也是继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之后,中国再次实施行星际探测任务。

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。白国龙 摄

  天问二号任务将完成哪些目标?探测器如何飞往小行星?与探月、探火相比,此次任务有何新难点?工程有关专家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作出解读。

  探什么?

  根据规划,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,完成多项任务,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、取样并返回地球,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。

  工程目标方面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春亮表示,希望实现小行星采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,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。

  科学目标方面,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表示,天问二号探测器搭载了11台科学载荷,将对目标天体的地貌、物质组分、内部结构、可能存在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。

  “在取得小行星样品后,我们还将对样品物理特性、化学与矿物成分、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开展研究测定。”韩思远说,我们希望通过天问二号任务实施,能够在这两类小天体的认知、起源、演化等方面取得科学研究突破。

  怎么去?

  据了解,天问二号任务整个飞行过程复杂且精细,共包含13个飞行阶段,设计任务周期长达10年左右。

  其中,小行星2016HO3采样返回任务共分9个阶段。完成发射后,天问二号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。随后探测器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、交会段、近距探测段,并在近距探测段“边飞边探、逐步逼近”,对小行星开展悬停、主动绕飞等探测,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。

  完成采样任务后,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、返回转移段,并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,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,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,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。此后,主探测器继续飞行,前往主带彗星311P,开展后续探测任务。

  有何难?

  此前中国已成功实施天问一号任务,实现了火星“绕、着、巡”探测,但天问二号任务主要针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开展探测活动,探测目标不同,也带来新的技术难题。

  一方面,科学家目前对于小行星2016HO3的自转速度、表面状态等具体情况尚存一定不确定性,这为天问二号任务带来艰巨又复杂的挑战。韩思远表示,对此,工程将采用“边飞边探边决策”的策略,以应对目标天体特性不确定等难题。

  另一方面,不同于月球采样和火星着陆,小行星附着与采样是在弱引力条件下进行。韩思远指出,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判断,小行星2016HO3的平均直径约41米,几乎处于零重力环境,加之小行星处于高速自转状态,探测器需在这种复杂条件下,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稳定附着及采样,任务难度巨大。

  此外,天问二号任务距离跨度大也为其增添挑战。完成小行星采样任务后,天问二号主探测器还将与返回舱分离,花数年时间飞往主带彗星311P。小行星2016HO3距离地球约1800万至4600万公里,主带彗星311P距离地球约1.5亿至5亿公里。韩思远称,距离地球远、多目标探测、任务周期长,对轨道设计、能源管理、智能控制以及探测器工作状态的长寿命、高可靠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
 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表示,国家航天局牵头实施天问二号任务,推动星际探测征程接续前进,迈出了深空探测的新一步。任务实施周期长,风险难度大,工程全线攻坚克难,协同攻关,确保了发射任务圆满成功。期待天问二号按计划完成各项探测任务,取得更多原创科学成果,揭开更多宇宙奥秘,增进人类认知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5月1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与昨天持平

据介绍,作为一个展示非遗技艺的平台,河南非遗美学馆将助推河南非遗的保护、传承、弘扬,展现非遗人的智慧和创造,凝聚多方力量探索非遗生长新路径,展示河南非遗之美,让公众走近非遗,共同参与保护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(范晓恒)

福建漳州:森林消防开展昼夜灭火演练

据悉,为期两天的课程由资深前线调查人员解说近年贪污情况,并通过廉署近年真实个案,深入剖析近年工务工程常见犯案手法,通过互动形式向学员讲解防贪法例要点及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等罪行。

广东气温持续下降 早晚寒冷海面风大

7月26日,中国邮政发行《第三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》纪念邮票。该纪念邮票一套2枚,名称分别为《游泳》和《攀岩》。全套邮票面值2.40元。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626.9万套。图为7月26日,于山东济南拍摄的《第三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》纪念邮票之一《游泳》。

巴基斯坦一火车站遭爆炸袭击已致24人死亡

火壶表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国庆假期,南昌八一公园将非遗火壶表演与水上飞人项目结合,现场震撼如同火凤凰浴水涅槃,引得观众连连叫好。夜幕下,非遗火壶表演者身着防火服,手持燃烧的火壶,在水面中央旋转飞跃,热烈的火光与灵动的壶影交相辉映,呈现出“火树银花”般的奇幻效果,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国庆期间,作为烟雨江南百花洲——八一公园首届“苏园见卿”文化旅游节的特色活动之一,这场视觉盛宴每天都会在南昌八一公园苏圃岛内举行。

应急管理部部署推进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工程建设

优化实施过程指导,完善闭环管理。进一步明确项目发布、项目实施、结题评审等各环节的管理主体和操作路径,加强校企合作协议签署、项目实施指导、项目结题评审管理,突出对供需对接适配、产学协同育人、校企合作促就业等内容考核。鼓励和支持各高校邀请用人单位参与就业课程设置、案例开发、师资队伍培训等环节,推动用人单位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改革,提高人才供需对接效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